close

各種氣質寶寶帶養的技巧

  當嬰兒呱呱墜地時,就帶著獨一無二的反應方式來到這個世界,有的是磨娘精、有的是上帝送給父母愛的禮物,無論其個性如何,都有適合寶寶的教養方式,父母要清楚自己寶寶的氣質,才能幫助寶寶愉快的成長。

  當一群媽媽聚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訴說家中寶寶的生活狀況時,有的媽媽會興高采烈的訴說她的寶寶好吃又好睡、輕輕一逗就笑,好帶得不得了;有的媽媽則憂心忡忡的表示家中寶寶吃睡不正常、生活日夜顛倒,讓照顧父母筋疲力盡,不知道該怎麼辦?看到別人家的小孩那麼聽話、好帶,許多孩子難帶的媽媽一方面會心理不平衡,另一方面會在心理打個大問號,為什麼自己的小孩會和別人的差那麼多?難道是小孩出了什麼問題?一連串的問號媽媽們可能猜測、尋找良久都得不到答案,事實上,每個寶寶在生下來那一剎那,就已經帶著獨特的氣質來到這個世界,有的氣質表現會讓父母覺得孩子很磨人,有的氣質表現則會讓父母覺得很窩心,其實寶寶的氣質無所謂的好或壞,每一種氣質的表現都有其優點,父母只要了解寶寶是屬於哪一種氣質,給予適合寶寶氣質的教養方式,每一個孩子都會是上帝給的愛的禮物。

 

1.九大氣質評估的項目

  氣質是指寶寶天生對外在或內在的刺2具有的獨特反應方式,這種天生反應方式包括在行為、情緒上,都有個別差異,了解寶寶的氣質,不但可讓父母找出合適寶寶的教養方式,也有助於親子關係建立。評估氣的項目共有九項,包括活動量、規律性、趨避性、適應度、反應強度、反應閾、情緒本質、注意力分散度及堅持度。

(1)活動量
  指的孩子全天的動中,動作的多少、節奏的快慢、幅度的大小等。孩子先天上活動量是不同的,活動量大的孩子沒有一刻停止活動,甚至連洗澡也將水潑的到處都是,睡覺時也是滿床翻動;而活動小的孩子,總是安安靜靜的,顯得相當乖巧。

 

(2)規律性
  指的是孩子生理上的機能,像什麼時候睡、什麼時候醒、一天睡幾個小時;像什麼時候該餵他、食量多少、大小便是否規律等,有些孩子天生在這些方面就相當規律,有孩子就很亂。

 

(3)趨避性
  對新的人或物、新的情境或食物,第一次見到或接觸的時候,所表現出來是接受或退縮的態度。例如:給孩子一種新的食物,有會哭鬧的躲避,想盡辦法將食物推開,有的則高高興興的吃了起床;看到陌生人,有的孩子笑咪咪,有的孩子會躲起來甚至哇哇大,哭這些都是孩子的趨避反應。

 

(4)適應性
  對新的人、物或環境適應的難易程度或所需要時間的長短。例如,介紹孩子一種新的食物,孩子可能第一次不接受,但試了三次他就接受了,但有的孩子試了十幾次仍然無法接受,只好先暫停,隔一陣子再試試看。

 

(5)情緒本質
  是指快樂、友善、和悅等正面情緒和不快樂、不友善、不和悅等負面情緒之間的比例。情緒本質比較高的孩子,表示他的情緒通常比較正向,容易被別人接受。

 

(6)反應強度
  指的是對外界或內在刺激的反應程度,亦即喜、怒、哀、樂、需求和意思表達的強度。反應強度高的孩子,高興的時候不但笑得很大聲,還要加上肢體動作來表現他的高興,哭鬧起來當然得很大聲,還要加上肢體動作來表現他的高興時只微微一笑,生氣是只是臉色小小轉變一下,讓人搞不清楚他是生氣還是高興。

 

(7)反應閾
  指的是引起小孩某種反應所需的刺激量。包括在視覺、味覺、聽覺、嗅覺、觸覺、社會覺(即察言觀色的能力)等方面的刺激。反應閾低,表示只要一點點的刺激,孩子就會有反應,像有的嬰兒對光線很敏感,只要有一點點光線,他就會醒來;像有的孩子察言觀色的反應閾比較高,父母都舉起手來要打人了,他才恍然大悟已經惹大人生氣了。

 

(8)注意力分散度
  做一件事情時,周圍的風吹草動,如聲音、燈光等,是不是很快會干擾到孩子,讓他分心,就是所謂的注意力分散度。分散度高的孩子比較容易分心。

 

(9)堅持度
  指一個人正在做或正想做某件事,卻遭到外來的阻礙時,克服這阻礙而持續下去的程度。堅持度高的孩子,要一樣東西非要到不可,就算連哄帶騙、轉移他的注意力,都無法改變他的心意;堅持度低的孩子,只要稍微轉移他的注意力就可以了。

 

2.影響氣質的因素

  雖說一個人的氣質是在出生的那一刻就跟隨著他來到這個世界,但除了大部份的先天因素外,後天的環境及教養方式也可改變一個人的氣質,台北市婦幼醫院小兒心智科主任鄒國蘇指出,一般來說,氣質是先天帶來的,因此,孩子一出生,父母就可以仔細觀察自己的寶寶,看看他在上述九個氣質評量項度中呈現出怎麼樣的特性。但是,孩子一出生,父母就開始「帶」他,也開始影響到孩子對周遭事物及環境的反應,而我們要用氣質量表測孩子的氣質,起碼也要等孩子四、五個月大,所以是很難測得所謂絕對先天的、百分之百的氣質。而影響一個人氣質的先天與後天因素抱括以下幾項:

(1)產前因素
  有實驗證明,懷孕的婦女若是比較焦慮,生出「難帶養型」孩子的比率較高。也就是說,孕婦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氣質表現。

 

(2)遺傳
  某方面的氣質表現,比如活動量,也有些遺傳上的因素,像常見活動量大的孩子,他的奶奶也常說:「他老爸小時候就跟他一樣,老是動個不停」。

 

(3)年齡
  隨著年齡的增加。孩子腦部的成熟度也會增加,氣質也會改變。比如反應閾,年紀愈大,因為受到訓練或是腦部成熟度的關係,孩子的靈敏度會愈來愈好。不過氣質測驗出來的結果是跟同年齡的孩子來比較,所以小時候活動量較大的孩子,七、八歲時可能仍然是活動量較大的孩子。

 

(4)認知發展
  孩子透過學習與教導,慢慢的會知道這樣發脾氣是不應該的,那樣的堅持大人可能不能接受,會自己慢慢改變行為反應方式。

 

(5)情緒發展
  孩子的情緒發展愈來愈穩定的時候,對他整個的氣質表現也會有影響,因為當一個倩緒不好的時候,反應閾會比較低,比較容易生氣,反應強度也會比較高。

 

(6)其他
  包括父母、老師的教導、鼓勵,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,都會讓孩子的氣質表現有所改變。例如,愛動的孩子就會動得更厲害;若父母覺得孩子動不好,會時常管管他,那孩子可能就會改善一點。因此,愈小的孩子愈接近先天的氣質表現,孩子愈大,受到父母教養方式、社會環境等的影響愈大,氣質只能做個小小的參考。

 

3.你的孩子是那一類型的小孩

  根據氣質的九大評估要項,一般將孩子分成好養型、慢吞吞型、難養型(俗稱磨娘精)、中間偏易型以及中間偏難型五個種類。不過,信誼基金會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張召雅表示,各種類型小孩都有其長處,沒有所謂的好、壞之分,孩子絕對不會故意要表現一些父母不喜歡的態度,父母一定要了解這一點,不要受孩子負面的影響,更要幫助孩子,使他將來不要因這樣的氣質受到不好的影響。

(1)好養型的孩子
  生活規律、常常笑咪咪、不易生氣、專心度高、對事物參與度高、個性好等形容詞都可用在好養型的孩子身上,張召雅表示,基本上好養型的孩子非常的好帶,寶寶吃睡正常且可以一覺到天亮,面對這樣的寶,父母通常較輕鬆,也不必操什麼心,這種寶寶讓父母覺得當父母是一種享受,小孩就像是上帝送給父母的愛的禮物。

 

(2)慢吞吞的孩子
  個性內向、害羞、退縮、適應慢、做事容易遲疑、謹慎、較注意別人的眼光等待質,是屬於慢吞吞型的小孩,這種小孩介於好養型和難養型的寶寶好,所以過一陣子父母就會覺得漸入佳境,不會像難養型的孩子一直讓父母覺得難帶。

 

(3)難養型的孩子
  難養型的孩子俗稱磨娘精,生到這種寶寶的父母,常常會被小孩弄得精疲力盡,這種小孩活動量大、神經質、常常愛吃不吃、愛睡不睡,生活作息日夜顛倒,行為能力和自發能力都較弱,張召雅說,難養型的小孩對大人來說是一種操練,也可說是上帝送給父母的功課,若要找一句話來形容,可說難養型的孩子是愛的磨刀石。

 

4.各種氣質類型孩子的帶養法及注意事項

  以一個人成長的階段來看,嬰兒階段(零到三歲)是先天氣質較明顯的階段,雖然現在醫院兒童心智科會有氣質量表,讓家長可藉由評量大致知道自己孩子的類型,但是台大兒童心理衛生中心蔡文哲醫師表示,氣質量表並不是那麼重畏,他也不鼓勵家長以氣質量表替小孩分類,蔡文哲認為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很長,不需要使用量表,自平常的觀察中就可大致知道自己小孩的特質都是孩子的一部份。

  信誼基金會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張召雅也指出,以動物來比喻,一個屬於獅子性恪的小孩,父母就應順他的 毛,不要碰他的牙,也就是所謂的因才施教。張召雅表示,例如婦女在經期時常莫名其妙生氣、哭泣,很難控制,嬰兒與生俱來的氣質就如同婦女經期般是無法控制的,沒有哪一類型皂孩子是最好的,父母只要依照孩子的性格給予適當的教養,孩子都可以快樂的成長。

(1)好養型
    基本上這類型的孩子,父母是可以享帶孩子的快樂的,這類孩子通常都相當乖巧,生活也較平順。好養型孩子又有兩種,一種特長很強,會比較受注意;另一種沒什麼特長,不過基本上也沒有能力不足的現象,不用大人操心,相對的也較少受大人注意。張召雅表示,好養型孩子雖然父母帶養起來較輕鬆,但因孩子成長中一直很順暢,面對挫折的能力相對減弱,也因不會發出訊息,比較容易被父母忽略他會有其他的需求;另外,這種小孩的好處是會替別人著想,不過有時因太替別人著想,反而會犧牲自己的權益。此如當有人搶好養型小孩玩具時,他會就讓別人拿去,不會保障自己的權益,遇到這種情形父母要多加注意,小孩可以保有其與人分享的特性,但父母也要適時教導孩子不要太委屈自己。

  張召雅建議,面對好養型的孩子,因其個性比較溫和,父母可以適度安排具有挑戰性的事讓小孩參與,比如旅行或是探險性的經驗,可增加這類孩子的自信心。

 

(2)慢吞吞型
    這類型的孩子因個性內向、適應力較慢,雖然在一般生活作息上;帶給父母的煩惱不會太多,但是因為他對事情的態度是謹慎的,而且很注意別人的目光,有時候會讓父母覺得小孩比較笨或是反應比較慢。蔡文哲醫師表示,慢吞吞型的孩子通常情緒負擔會比較重,父母愈急著要小孩完成某件事,小孩就會愈緊張,會發生反效果。蔡文哲認為,這類型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,需要較充裕的時間去適應任何事情及環境,也需要父母不斷的給予鼓勵,以增加他的信心。

  慢吞吞型的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並不好,需要以漸進的方式去適應。比如要送這類小孩去上幼稚園,如果家長在開學當天才帶小孩去幼稚園,小孩會因無法適應新的環境而大哭大鬧,甚至拒絕入圍上課;蔡文哲表示,針對這種小孩,家長可以在小孩從幼稚園旁邊經過;過一陣子再帶小孩到幼稚園內走一走、看一看;再來,讓小孩先與他的班級老師打打招呼,讓小孩在自然而然中熟悉環境,等到要正式上學的那一天,小孩就不會排斥進入這個環境了。

  慢吞吞型的孩子因為較安掙、害羞,有時父母較難發現他的問題,這點父母也要多加注意。蔡文哲說,尤其現在小家庭居多,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也不少,父母在沒有其他孩子可比較的情況下,更不會察覺這類孩子的問題,這時父母就要多與老師溝通,或是由親朋好友口中多了解自己小孩的個性,給予孩子適當的幫助。

 

(3)難養型
    一般父母碰到難養型的孩子挫折感都會很大,有時甚至會出現無力感,不知道該怎麼帶小孩才好,面對這種磨人的小孩,張召雅提出下面幾點看法給父母,希望父母們用另一種角度來看待及帶養這類小孩,對小孩和父母自己都會有幫助。
(一)人是獨特的:
    父母要清楚的認知難養型孩子就是與一般孩子不一樣,也和父母自己不一樣,父母不能因為自己是兔子性格的,就認為烏龜性格的孩子不好。

 

(二)人是不完美的、父母也是不完美的:
    先天的氣質不是寶寶自己要的,其實更有的氣質特性是遺傳自家族成員中的某一個,父母若先有這個想法會對寶寶有較大忍耐力。在孩子安全無虞的情況下可讓孩子多發揮自己的特長,此如,活動量大的孩子就多讓他活動,不要讓他老是悶在家裡不能大量活動;不過要是孩子的行為有安全上的問題或是太離譜了,父母就應該表示生氣、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是不好的。

  不過,父母生氣也要有技巧,因為小孩會模仿父母的行為,若是父母生氣的表現不理性,對小孩會造成不良示範,不但無法糾正孩子的行為,還會加深小孩對某種不好行為的印象。

 

(三)人是可以改變的:
    零到三歲的時期外在的人與環境對寶寶的影響很大,學前階段是父母改變小孩的最佳良機,家長對小孩的影響相當大,且不論是保母或是幼稚園,家長的選擇空間都較大,家長可以好好利用這段時期。若是不能改變小孩,張召雅建議父母就改變自己去適應小孩。

 

5.爸爸媽媽注意事項

(一)生氣的技巧
    難養型的小孩惹父母生氣是難免的,若是父母不斷的對小孩發脾氣是於事無補的,反而會破壞親子關係,其實對小孩生氣也是有技巧的,下面就教教爸爸媽媽們幾招生氣的技巧,讓家庭氣氛更和諧:
(1) 父母先列出自己最不喜歡的教養方式,比如,像摔東西、打人或是說我不要你了,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將自己不喜歡的教養方式加諸到孩子身上。
(2) 預告對方自己生氣了。當小孩惹你生氣時,父母可以告訴小孩媽媽很生氣,讓小孩清楚知道大人生氣了。
(3) 抽離現場。父母生氣的時可以先留話給小孩說,現在媽媽在生氣,我要靜一靜、想一想,然後離開現場,等心平氣和後再和孩子談。
(4) 情緒降溫。父母可利用整理東西、打掃或洗澡等轉移注意力的方法,讓自己生氣的情緒穩定下來。
(5) 留給孩子回頭是岸的空間。父母生氣歸生生氣,孩子還是需要幫助的,父母在生氣的當時可能沒辦法給孩子什麼好的建議,可是一定要先告訴孩子待會再幫助他,不要讓事情沒有解決,就這樣過去了。

 

(二)父母須知
    雖說嬰兒依照氣質九個評估項度可以大約分出幾個類型,不過父母帶養的難易程度,除了與寶寶先天的個性有關外,與寶寶誕生在那一類的家庭也有很大的關係。像好養型的孩子若生在權威性的家庭,小孩的自主性可能被減弱,而好動的小孩若生在父母都好動的家庭,父母就不會覺得難帶,反之,若好動寶寶碰上安靜父母,父母可能會不太適應。

  所以建議父母在帶小孩時不要逞強,不要以為自己是萬能的,有問題的時候可以尋求他助,包括醫療院所的兒童心理衛生專科醫生、民間機構的諮詢專線,或是多看一些相關的書,讓自己多一些思考的方向。蔡文哲醫師表示,有些碰到問題的父母會排斥帶小孩去看醫生,認為去看醫生是件很嚴重的事,其實父母在帶養小孩時只有自己個人的觀點,碰到問題時往往轉不出來,此時若能聽聽專家的意見,對父母來說會有幫助,父母也可以比較安心。

引用:

http://content.edu.tw/vocation/child_care/ks_sd/newmother/dir24Q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圓圓的小腳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